文化研究
文史类>
自然类>
社会类>
经济类>
综合类>
学习类>
丹阳朱氏始祖
根据镇江谏壁月河村朱氏“五经堂”宗谱记载,丹阳朱氏开派始于南宋晚期,理学大师朱熹的第5代世孙朱文宽、朱文泰兄弟俩,落户于丹阳北门外50里的后朱巷(后巷老街西),他俩为丹阳后巷朱姓始祖。埤城洪家朱氏另建有朱氏宗祠,据传其来源与后巷支系有别。
福建泉州朱氏宗亲参与抗疫活动
据泉州朱氏宗亲9月22日报道,此次疫情在福建爆发以来,福建泉州朱氏自觉组织起来,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积极参加抗疫工作。 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与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相邻。此次疫情外传侵蚀重灾区就是枫亭镇。
87岁客家大娘口述历史——梅州丰顺朱氏“禄全庐”的红色岁月
据朱扣娘大娘回忆,撤离后的刘永生部队回到庵角“禄全庐”休整,她发现,原先出发时的战士少了一大半人,且个个衣衫褴褛,情绪低落。乡亲们也非常难过,朱耀光的母亲刘氏则“心肝痛痛”,准备煮宵夜给他们吃,但被刘永生司令婉拒了,休息了不到一个小时,几十人的队伍就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朱万国:酒中珍品——沈阳军工情酒业有限公司
2021年11月27日至28日,远在辽宁沈阳的朱万国宗亲为山东省历史学会邾国文化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寄来了浓浓的赞助酒! 在广阔肥沃的东北大地上,有一家以军工酒闻名的酒厂,它就是位于满清福地——沈阳市蒙古族乡的沈阳军工情酒业有限公司。
春秋战国时代的姓氏制度
据郑樵《通志·氏族略序》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姓氏制度大致如下:“三代之前,姓氏分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故姓可呼为氏,氏不可呼为姓。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在有关姓氏制度的文献记载中,郑樵的《氏族略序》可谓记载比较详备,可信程度亦较高。联系春秋战国时代有关的其它历史文献来看,姓氏制度其实就是西周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在称谓上的表现形式。因此,这也是当时社会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社会制度。本文对此作了一些粗浅探索,欲以说明姓氏制度与宗法制度的关系,它在西周春秋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特点,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而论及它在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化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后的结果,以此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
2021-03-15
莒州明初移民世代考
八十年代农村改革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经济发展迅猛,社会人文也逐步开放,各地地名谱牒名正言顺的进入更新编辑中,百姓交谈中也涉及家谱世系。当时传说莒州地区多数明初移民姓氏大多在19-23世,但我在2005年成为第六代家谱传承人后,发现家谱只有清朝以来的明细,世代也只有十几世,明显与外姓不同,为此决定外出走访探寻,当时莒县图书馆和民政局也提出支持。走访一年多,没有取得成效,2017年冬至节在镇江葛村参加了解氏祭祖,2018年各地解氏家族都在世系对接,并于五一期间在临沭召开了全国解氏文化研究及宗亲对接会,提出大范围内开展世系对接。2019年6月在临沭召开了苏鲁两省世系对接座谈,之后各地对接初见成效。世袭传承也达成共识。
2021-03-09
【舆地】清光绪间山东蒙阴县舆图
年代:光绪间(1875-1908) 尺寸:纵50.5厘米,横48厘米 原图名“蒙阴县舆图”。佚名绘,纸本设色,单页,无比例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蒙阴,汉置县,因处蒙山之后,故名。清属沂州府。县城极小,周长仅一里又二百步,县城内除官衙、奎星阁、城隍庙及一座牌坊外,不置一户民居住家。此图主要反映了蒙阴县的山河形胜,主要是从军事用途绘制的。 (图文均采自《皇舆遐览: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代彩绘地图》,特此说明!)
2021-03-07
谱牒文献扬州史事辑考 ——以《江都卞氏族谱》为中心
【摘 要】:本文利用《江都卞氏族谱》考察明清时代扬州卞氏家族的人口繁衍,藉以见扬州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于这一家族的影响。亦借此一家族的繁衍轨迹,以见扬州历史上重大历史事件对于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以人口数字之实证,足见清军“扬州十日”屠城,以及太平天国癸丑之乱对于扬州的巨大破坏。亦借《族谱》之材料,说明扬州旧时市民生活之奢靡情形,以为治地方史之一助。
2021-03-03
中国人血型分布和人类迁徙的联系
随着非洲智人的迁移,大约6万年前非洲智人一部经过红海海峡来到了阿拉伯半岛。其中一支通过欧亚大陆桥到达东亚,另一支进入印度次大陆,再通过我国东南沿海进入东亚,中国人基本由这两支构成。
2021-02-05
裴振红:西行纪实
西行纪实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