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历史
朱姓寻根>
朱姓源起>
朱姓流布>
历史专题>
朱亚明:广西崇左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朱亚明,男,汉族,1972年6月出生,籍贯四川蓬安,1999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2年09月—1996年09月,广西农业大学农学系农业气象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6年09月—1999年07月,广西大学商学院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1999年07月—2003年09月,广西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干部、副主任科员;
贵州省毕节地区纳雍县朱兰公后裔
贵州省毕节地区纳雍县,朱兰公字南轴,祖籍安徽舒城县人氏,于公元一三八一年(辛酉年洪武十四年)九月随付友德元帅征南。洪武十九年,以军功封明威将军,世袭指挥,镇守七星关,朱兰公娶龚氏生,葵藻、葵蓝。次子葵蓝娶韩氏生国祯、国望。长子国祯娶杨氏生文壁、文宪、文魁、文俊。家谱字辈是:万世应之、良大烈荣、永学光明、祖才维兴。
婺源茶院朱氏始祖朱瓌新考
朱熹的先代世系,目前真正可信的可以上溯到茶院公朱瓌。朱瓌被立为婺源朱氏的始祖,朱熹是朱瓌的九世孙。但关于朱瓌的资料主要保存在朱氏宗谱、族谱中,语焉不详。《新安月潭朱氏宗谱》中的《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对朱瓌只有一段简要的叙述:
旧闻新读ll河北南和发现明代贤臣朱正色《朱氏家谱》手抄孤本
新华社石家庄(2021)6月6日电(记者李继伟)记者从河北省南和县文保部门了解到,文保人员近日在该县贾宋镇朱营村发现明代贤臣朱正色《朱氏家谱》手抄孤本,该家谱完成于明朝万历十三年十二月(1585年),距今已有434年。 朱正色,明顺德府南和(邢台市南和县)人,明万历甲戌科进士,历任县令、兵部员外郎、兵备佥事、兵备副使、巡抚、右副都御史,官阶正二品。
安徽庐江县紫阳黄屯朱氏简介
庐江县紫阳黄屯朱氏祖籍属徽州(今安徽歙县篁墩一带)。唐末政治纷争,朱氏将领从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区)南下避乱,定居徽州歙县黄墩。唐昭宗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唐军收复婺源,朱瓌(古僚)受命出任制置茶院使,领州兵三千戍守婺源,负责巡辖浮梁、德兴、祁门、婺源等四县,征收茶赋。嗣后,从歙县举家迁至婺源,卜居万年乡千秋里(今万安乡松岩里),开婺源朱氏宗族之始。朱瓌公,字舜臣、良玉,唐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进士,因官任制置茶院使,政绩颇佳,民赖以安,被封为大制置茶院元帅,尊称为茶院府君、茶院公,又被诰封为黄墩忠武侯,后裔称茶院朱氏。
2020-05-18
《古单朱氏文化》之三
单县《燕贻堂.古单朱氏族谱》第七次续修本 古单燕贻堂朱氏,即以朱家大院为代表的一支朱姓,他们在单县人数最多、居住村庄最广,因为朱家大院的人祖居于原单县县城西南城角和南关门里的缘故,所以人们又称燕贻堂朱氏为“南关朱氏”。
2020-05-16
《古单朱氏文化》之二
单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市最东南,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现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5°48′~116°24′和北纬34°34′~34°56′之间。东邻江苏省丰县,东南靠安徽省砀山县,南隔黄河故道,与河南省虞城县、商丘县相望,西和西北与曹县、成武县毗连,东北与济宁市金乡县、鱼台接壤。总面积1670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东北经成武县、定陶区至市政府驻地菏泽市80公里,距省会济南市240公里,距首都北京580公里。
桐城小河朱氏源流略述
注:我族于去年初正式启动宗谱的第八次修订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寻访,相继发现了我族的五、六、七修宗谱。我们结合发现的这些老谱内容,并做了相关考证,写了这篇《桐城小河朱氏源流略述》。 我族源于婺源茶院朱氏,为朱弁(biàn)公之谪传,与文公朱熹同根同源,小河朱氏一世祖准公于宋末元初踏入江淮大地,在桐城、枞阳、庐江一代朱姓支派中属于相对较早肇基之祖。
2020-05-15
寻根二十年感悟
OK.感悟
2020-05-14
安徽阜南朱寨朱氏源山东兖州
安徽阜南朱寨朱氏源山东兖州,安徽阜南朱寨朱氏始迁祖朱汝昌,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响应明政府移民垦荒令,由山东兖州府滕县迁往颍州府,定居于颍州府东南黄沟北岸,今阜南县朱寨,迄今已有600余年。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