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
文史类>
自然类>
社会类>
经济类>
综合类>
学习类>
枣庄市邾国文化研究委员会2021年年会在山东枣庄召开
021年5月17日,枣庄市邾国文化研究会2021年年会在山东枣庄新城宴江南大酒店隆重召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小邾国故地——枣庄。 枣庄,简称峄,民国时称临城,山东省下辖市。处山东省南部,东依沂蒙山,西濒微山湖,南接华东门户徐州,北临孔孟之乡济宁。枣庄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悠久。
河南新县朱氏世系
新县吴陈河镇扶山寨梨子凼分支朱氏源流世系考据固始县朱氏宗谱载:自我朱氏远祖迁一公生四子:万一、万二、万 三、万四公。万一公生子三:宏一、宏二、宏三公,明初从麻城迁居楚孝感。新县泗店《三楚》朱氏宗谱载:"万一公迁孝感,生子三:宏一、宏二、宏三公 "。麻城《大文堂》朱氏宗谱载:“迁一公生子四,万一、万二、万三、万四公, 元朝末年因兵犯从江西乐平瓦屑坝逃迁大别山天主(鼓)山(属麻城),后又分迁各 地。万一公生子三:宏一、宏二、宏三公迁孝感。万二公生子三:一三、七三、义三公迁固始。万三公生子一:希文公先迁孝义桥,后转迁朱家墩(麻城,今乘马岗)。万四公生子三:华三、君美、昇远。因逃大别山时,长子华三公时任元朝安庆学禄,未一同迁,后寻父入楚,落籍景陵(今天门市)。万四公率次子、三子又迁麻溪河落籍。明初整顿户籍,落实粮户时,次子君美公更名为"胜泗", 三子昇远公更名为"胜祖"。这就是说万二、万三,万四公三家谱均载其长兄万一公率宏一,宏二、宏三公迁孝感,其以上世系应相同。梨子凼朱氏世系:胜泗(万四公次子)-友仁-宏-大尧-学俊-廷宪-宗依-法-秀。秀公于明中期迁入现新县扶山寨北麗梨子凼定居、繁衍秀-九相-世正-之灿-乘凤、乘鳌、乘龙以下世系(字辈):思文自雅 怀德永昌…...介公为(唐)敬则公之子,尊介公为一世祖,迁一公为廿二世祖,秀公(梨子凼鼻祖)为卅三世祖,我辈(昌字)为四十五世孙。(熹公为十二世)。 —昌魁敬录
十三陵免费对“朱”姓游客开放,朱明后人知多少
据报道,自(2016年)4月2日清明假期开始,凡是“朱”姓游客去北京十三陵,可免费游览北京明十三陵的定陵、长陵、昭陵、神路四大景区。景区给出的解释是“明朝是朱姓王朝,皇帝姓朱,所以我们给‘朱’姓游客一项特殊的优惠”,暂不论是否涉反向歧视或炒作营销,单说清明这一天,2000万的朱姓人中有多少是朱明王朝后裔,有资格祭祖认宗呢?
八桂先驱朱锡昂
朱锡昂(1887-1929),字识惺。广西博白县人,清末秀才,广西早期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人。广东高等工业学堂毕业。1911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6月,任中共广西特委书记。同年9月,广西特委改为临时省委后,为中共广西临时省委主要负责人,领导广西人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1929年6月,在鬱林县(现广西玉林市)新桥乡不幸被捕,英勇就义,时年42岁。朱锡昂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深受党和人民爱戴和敬仰。
炎帝朱襄氏文化研究
一、《吕氏春秋·古乐》 五曰:乐所由来者尚也,尚,曩。必不可废。有节有侈,有正有淫矣。节,适也。侈,大也。正,雅也。淫,乱也。贤者以昌,不肖者以亡。昌,盛也。亡,㓕也。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别号。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解,落也。有核曰果。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采隂气,以定群生。士达,朱襄氏之臣。
2020-02-07
中国炎帝朱襄氏与柘城文化发展研讨会
中国炎帝朱襄氏与柘城文化发展研讨会 在朱襄氏与柘城文化发展研讨会开幕式致辞 中国屈原学会会长 方铭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 非常荣幸能与黄河文化研究会、柘城文化研究会、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一道主办炎帝朱襄氏与柘城文化发展研讨会,也非常感谢柘城县委、县政府的邀请。在此,我代表中国屈原学会对这次会议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承办这次会议的柘城县文化局辛勤的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谢。 河南省是华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河南商丘更是中华文化的摇篮。炎帝是继伏羲氏之后又一位对中华文明做出重要贡献的先贤,炎帝朱襄氏曾经在河南柘城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明。我方氏远祖方雷氏,即是炎帝神农氏榆罔之子,封于方山,名雷,故称方雷氏,方山即今中岳嵩山。来到河南柘城县纪念炎帝朱襄氏,对我来说仿佛回到了故乡,倍感亲切。习总书记多次提到四个讲清楚,要求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总书记到曲阜,就是为了体现弘扬传统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心。柘城县委、县政府重视炎帝朱襄氏与柘城文化建设,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举措。
第一届炎帝朱襄氏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本报讯(郝传信 孙晓清)由中国史前文化与文明起源研究中心,柘城县炎帝朱襄氏文化研究会,柘城县朱襄陵管委会联合举办的“第一届??%8
本报讯(郝传信 孙晓清)由中国史前文化与文明起源研究中心,柘城县炎帝朱襄氏文化研究会,柘城县朱襄陵管委会联合举办的“第一届炎帝朱襄氏文化学术研讨会,于4月21日—24日在北京召开。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北大历史系教授宝世宜,中国社科院北京市考古研究所著名考古学家齐心、晋宝、胡志宏、杲文川,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黄震云,首都师大教授刘祥林,国家图书馆专家黄润华,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等一批专家学者、文化名流,全球市长协会、世界城市联合会、世界朱子协会执行主席朱烨等20多位朱姓名人,应邀参加了研讨会。
朱姓来源与覆水难收的故事
甲骨文的朱字是在木字的中间加了一个短横,它表示一株草,或者是一株树,相当于今天的量词株。一个成语背后有一段朱姓人物的励志故事!
方志敏烈士“识骨迷踪”全纪录
摘要: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被秘密杀害,年仅36岁。八十年后的今天,上海的司法鉴定专家还原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烈士遗骨“识骨迷踪”的来龙去脉。
20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