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历史
朱姓寻根>
朱姓源起>
朱姓流布>
历史专题>
始祖黄帝到沛国郡朱熹族谱宗支世系表
轩辕氏、姬姓,又姓公孙。少典之次子,名轩辕,其母附宝,出郊野视大电绕北斗星中枢照野,遂感有娠,生帝于轩辕之寿邱,故名轩辕氏,长于姬水,故又姓姬。帝敦敏聪明有圣德,贵为天子,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公元前2697年登基时37岁,活111岁,生25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黄帝纳四妃,其元妃为西陵氏之女曰:螺祖,生二男:玄器(玄嚣?)、昌意。公元前1598年卒,葬今陕西省黄陵县北桥山的黄帝陵。
朱 超:临沂市水务集团总经理
朱超为临沂市水务集团总经理。
明太祖朱元璋26个儿子及其后裔
朱元璋26个儿子名单简介和最终下场
杞县发现朱元璋后裔及其后续报道
听说开封杞县有朱元璋的后裔,记者前往进行采访,从他们保存完好的家谱中可以看出,他们确实是朱元璋的后裔。但由于改朝换代的原因,他们随了高姓,现在高家人口发展到19户83人,他们正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其他支脉的亲人,并准备恢复朱姓。
黄帝与中华文化
轩辕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初祖。从黄帝时候起,揭开了中国5000年文化史的帷幕。半个多世纪以前,陕西三原县于右任先生写过一本题名为《黄帝功德记》的书,其中有一篇,名《黄帝与中国文化》,摘引的资料颇为宏富,说明我国古史时期衣、食、住、行、农、工、矿、商、货币、文字、图画、弓箭、音乐、医药、婚姻、丧葬、历数、阴阳五行、伞、镜的创造发明,均始于黄帝时代。并摘录《汉书·艺文志》中所记若干书籍,如《黄帝铭》、《黄帝四经》、《黄帝内经》等,说明均出于黄帝及黄帝时代。用严格的历史眼光来审查,我们就会发现,上述有些属于黄帝时代,有些则属于黄帝以后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于先生把上述都归于黄帝和黄帝时代的创造,则是缅怀初祖情感的流露,那是容易理解的。至于汉代有些著作以初祖作为书名,无疑是当时“黄老之学”盛行一时的表现,实际上不能视为初祖和初祖时代的作品。但从这里也露出了端倪:在西汉时代,有些思想家、科技家和学者们已经把初祖黄帝视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和开端。
2022-03-15
明镇国将军朱祐柯及夫人墓志铭浅析
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襄宪王朱瞻塔由长沙府迁至襄阳府,襄阳随即成为明代襄藩王家族的世居地,子孙繁衍相继。至今耸立于襄阳城内东南的襄阳王府绿影壁,见证了襄王府昔日辉煌。王先福结合历史文献、考古调查资料,在《明代襄阳王墓调查》、《明代襄藩王室墓葬的发现与研究》F文中作了详细的考证。 襄阳市博物馆在整理藏品档案过程中,清理发现了《皇明宗室镇宁府镇国将军东圃朱公墓志铭》和《明故赛府镇国将军王夫人墓志铭》墓志拓片(下称墓志)四张,志石不知所终,文字内容也不见著录,现将墓志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022-03-04
明代鄱阳朱坦公
鄱阳朱氏中有名人朱坦公,因朱坦公是虹桥朱氏即永修县人,生于明永乐初,永乐末进士,官兵部、工部主事,因受本县籍朝廷尚书魏源打压,辞陛归田,于明景泰(1452)与兄朱埜创修巜虹桥朱氏宗谱》,字派从其父辈启用:乾坤毓秀起英才…;朱坦为坤字派。
2022-02-24
费县朱氏文化之旅
(山东)费县朱姓,基本上都是一个家族。始祖名叫朱兴,原籍江苏省睢宁县,元代迁至费县,先居埠下街,后迁县城西门里,也就是仰圣门附近。明代朱氏第六代朱一之在西门时创修了天齐庙,现在银杏花园的那棵古银杏树,就是在天齐庙所种植。这段历史,在清代的《朱氏家谱中》有明确记载。 经过600多年的发展,朱氏家族已经成为费县的名门望族。随着人口的增多,朱氏后人陆续迁出县城,开枝散叶,据《朱氏族谱》记载,迁出县城的朱氏族人,分布在固县、棠林、甘田庄、阳田、马营、曹车、皇城、南京庄、东新安、康泰庄、白茧场、利涧、楼子峪、荣和庄等地。
北宋朱光庭家族
朱光庭(公元1037—1094年),又名朱道古,字公掞,河南偃师(今洛阳偃师区)籍人,自幼聪颖过人,少从理学家孙复学习《春秋》,又问学于一代名儒胡瑗,后从儒客大家二程(程颢和程颐)学习,为二程门人。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登进士第,初授万年县主簿(主簿:掌管文书的佐吏),后历任修武、垣曲等四县县令,口碑堪佳,时人称“明镜”。 后,朱光庭奉诏入京,获宋神宗(公元1067—1085年在位)召见。在谈到朝廷大政时,光庭直言不讳地指出:陛下更张法度,推行变法措施,臣下奉命施行,有些措施效果良好,有些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如果能废除那些造成坏影响的措施,实为天下之幸。
2022-02-21
河南郑州朱屯迁平顶山叶县朱氏
河南平顶山叶县朱氏字派:树芳德培心,田克承祖训,守纲常尚道,学丕启家声。横批是:紫阳旧家。 作为朱家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和自豪,喜欢探访民俗文化、历史渊源,尤其是自己故乡相关,因此小时候常听村老人讲字派是清朝三位秀才新修的,至今约二百六十年余。现在我们这里最高是{芳}字,最小是{克}字。访村族老人{树}字上面字派都不知道,有人说树字以上老人名字中间带有:hong宏,jin金,二字。(字不详谐音)也有可能迁移过来没有按照字派起名。
202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