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历史
朱姓寻根>
朱姓源起>
朱姓流布>
历史专题>
朱晓红:朱氏著名宗亲、著名女中音歌唱家
朱晓红:北部战区原前进文工团歌舞队队长,国家一级演员,文职二级,全军艺术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演唱的代表作:《问长江》《话说老沈阳》《中国之恋》《北方周庄美》等。曾获经1998年文化部新人新作一等奖、1996年第七届“双汇杯”中央电视台青歌赛银奖、1997年文化部歌手比赛“十佳歌手”第一名、中国音乐电视大赛四次银奖、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出版四盘CD个人演唱专缉。参加199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长期下部队为兵服务,曾赴老山前线、抗洪抢险、中俄演习慰问演出。作为文艺志愿者,长年演出大型雷锋组歌——《永不陨落的星》,被雷锋旅评为“雷锋精神”宣传员。曾随中国艺术团出访美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十几个国家。四次荣立三等功。大型雷锋组歌一《永不陨落的星》,很经典,可以到全国各地去演出,传承雷锋精神,这台晚会国家一级演员就十位。
广州黄浦区大沙街横沙社区朱氏大宗祠
朱氏大宗祠 地址:黄埔区大沙街横沙社区福聚直街24号 位于大沙街横沙社区的横沙村内古建筑云集,明清岭南建筑风格的祠堂、家塾书舍、庙宇等鳞次栉比地坐落在横沙大街、福聚直街以及沙边街上。纵观横沙民俗建筑群会发现,里面有众多家塾书舍,这与罗氏始祖罗贵、朱氏始祖朱澄的出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记载,罗贵是南宋南雄府岁贡生,朱澄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玄孙。罗氏和朱氏的后人也继承先祖遗志遗风,重教尚文并世代相传。近日,记者在朱氏后人朱锦铭的带领下走进朱氏大宗祠,感受宗祠700多年历史的沉淀。历经700多年仍保存完好。横沙福聚里是横沙朱氏族人的主要聚居地,而位于大沙街横沙社区福聚直街24号的朱氏大宗祠,则是朱氏族人逢年过节祭拜祖先以及平日休闲娱乐之地。 走进朱氏大宗祠,两侧墙壁上满是文字和图片,详细记载了朱氏先祖、宋代理学家朱熹,横沙朱氏始祖朱澄以及朱氏大宗祠的相关历史。
安徽朱氏源流||庐江罗河土桥朱氏
庐江罗河土桥朱氏家族,居住生活在素有“鱼场”“米市”之称的千年古镇罗昌河(现罗河镇),距今已经六百多年,世代繁衍,枝繁叶茂,现罗河土桥朱氏有一万多人,遍布海内外。
舜裔姓氏——陈姓的起源郡望堂号
有虞氏为颛顼直系后裔,就目前所知称虞是从幕开始的。也许幕曾作过管理山林牧猎的虞官或以部落图腾驺虞为名号。妫姓根据余太山先生的古族新考》研究,至少穷蝉就已姓妫。得姓原因是曾在妫水旁居住,妫水、为水在今山东河北、山西、等地都有,可能是妫姓子孙向四方迁移,水名也跟着移动的结果。最早可能是山西或山东的妫水,应该是离颛顼帝邱濮阳不远的地方。但也有看法认为有虞氏起源于燕山带,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境内的那条妫河。从象形文字看,妫字的象形是一个人牵着一头象, 妫是驯服象的人或部落。姚姓的出现则是舜继母和异母弟控制瞽叟剥夺舜世子地位后,舜以出生地姚墟为姓的结果,姚从妫出。
太湖柘林堂世系
2021-01-05
寻找自已的族谱
我的祖上是三兄弟逃荒走散后独自在这定居了,到我这辈第五代了,我曾祖上面什么辈不知道,曾祖是万字辈,往下是献(现)学,我是思字辈,请家人们有知道的告知一声
2021-01-04
朱世栋:湖南平江岑川朱氏与赣榆沙河瑞鹊堂
(本谱来自湖南平江岑川朱氏)从公元后开始:朱氏先人在秦汉时住沛国,从江苏砀山保安镇一支人迁往河南南阳宛县居住。 东汉时出了一位杰出的将领朱祐(?一47年)字仲先,朱祐少年丧父,寄住外公复阳刘氏家(今河南桐柏县东)与春陵刘氐(湖北枣阳县东)为同族,所以有来往,从而朱祐结识了刘秀、刘演兄弟,并成为好友。后来朱祐与刘秀同学于长安,关系更加笃诚。刘秀兄弟起兵反王莽篡汉,朱祐是刘秀帐下一员虎将,为刘秀光复汉室功勋卓著,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先拜偏将军,建议大将军,封安阳侯,堵阳侯。
2020-12-27
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周定王朱橚
朱橚[sù](1361年-1425年)。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洪武三年(1370年)封吴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封为周王,十四年(1381年)就藩开封。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冬,因擅自离开封地到凤阳而获罪,被太祖下令迁往云南,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底获准回到开封。此后三十余年间,组织编著有《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等作品,对我国西南边陲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20-12-23
婺源茶院朱氏始祖朱瓌新考(一)
朱熹的先代世系,目前真正可信的可以上溯到茶院公朱瓌。朱瓌被立为婺源朱氏的始祖,朱熹是朱瓌的九世孙。但关于朱瓌的资料主要保存在朱氏宗谱、族谱中,语焉不详。
2020-12-19
明代藩王与豫西北道教
洪武二年(1369)四月,明代定封建诸王囯邑及官属之制。明太祖通过分封制度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帝国的防线上以拱卫朝廷,并授予他们亲王的爵位。正式分封诸王始于洪武三年(1370)四月。根据封藩之制,皇嫡长子以下诸皇子封为亲王,年长即建藩之国,又称藩王。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亲王故,王世子继为亲王;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立为长子,郡王故,长子继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以下诸子授镇国将军,孙授辅国将军,曾孙授奉国将军,四世孙授镇国中尉,五世孙授辅国中尉,六世孙以下皆授奉国中尉。明代河南各地藩府林立,属于大藩者有开封周王、南阳唐王、洛阳福王、卫辉潞王、安阳赵王、怀庆郑王、汝宁崇王、禹州徽王等。到隆庆时期,计有“亲王五,郡王八十……并无名禄者共六千八百九十余人”。可谓“河南藩府甲天下”。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