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历史
朱姓寻根>
朱姓源起>
朱姓流布>
历史专题>
湖南郴州汝城朱氏
朱氏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以赤心木和蜘蛛作为血缘徽记,称为朱族。朱氏由北到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演绎了辉煌的历史。最早迁到汝城的是后唐时期的砀山朱氏,而后是北宋仁宗时、
苏北睢宁惊现《朱氏家乘》
今年(2018年?)九月,在一次活动中,我与王晓老师联系上早年由郭庄镇庄里行政村朱巷村迁苏北睢宁的朱氏后人,朱先生随后发来《朱氏家乘》数页,经反复比对,家谱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家族背景有高度吻合。 本月初,朱先生风尘仆仆从北京携带存于电脑中的家谱资料来到句容,经反复论证,这套《朱氏家乘》完全可以确定是早期朱元璋家族的谱,历史上旷日已久、悬而未决的朱皇帝祖籍“通德乡朱家巷”,终于真相大白,诸多历史迷团也有了新的答案。 朱巷村原先保存有两套家谱,一套在文革被没收;另一套村民家失火被焚。这次发现睢宁县朱氏保存的家谱。谱名:敦本堂《朱氏家乘》,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刻本。总十八卷。谱序显示:谱从元大德到清嘉庆朝共修了九次,分别是: 1.始修:大德元年(1297年)丁酉春三月哉生明,朱良(百七)修。
山东沂南红色堡垒村巡礼:光荣的朱家里庄
朱家里庄村地处山东沂南县依汶镇东南,抗日战争前期属沂水县西南乡,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有了共产党的活动,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村庄。
“中华朱氏学雷锋服务志愿团”(暂用名)工作开展情况
各位朱氏宗亲,各大朱氏组织: 近年来,国家推行脱穷扶贫攻坚计划,全国各地朱氏宗亲积极响应,针对各地区存在的朱姓贫苦户和极端贫困宗亲进行力所能及的援助,这是新时期发扬中华朱氏互帮互助精神的具体行为,其精神高尚,其行为可嘉! 为把全国朱氏宗亲奉献的爱心行动联合起来,汇集成“川”,中华朱氏网拟依托《雷锋》杂志、《学雷锋网》和“学雷锋精神万里行组委会”,拟成立“中华朱氏学雷锋服务志愿团”。
观澜索源 振杨寻根——江苏泗阳朱氏(折槛堂)源流记
淮河流域敬爱、仁孝朱氏,世居古邑桃源(今江苏泗阳县),两支族人于民国十四年(1925)协议合谱,合谱者盖因两支朱氏皆汉槐里令云公之后,一脉相承,世世子孙,族谊无间也。 居泗朱氏修谱历史较久,明万历十三年(1585)首议,是为初修,清康熙元年(1662)重修,康熙四十年再修,咸丰九年四修,民国十四年两宗合谱,议用折槛堂之号,承接敬爱堂谱次,是为五修。合修后沿用敬爱堂堂徽,敬爱堂称敬爱支系为长房,仁孝堂称仁孝支系为二房。
2024-03-26
重要史料ll朱元璋立国诏书
2024-03-22
甲骨文家谱刻辞研究
在使用甲骨文的时代,占卜吉凶和祭祀祖先成了甲骨文记载的主要内容。祭祀祖先最基本的先决条件就是对自己祖先的确认。所以在商、周两代的青铜器铭文上最为常见的“子子孙孙永宝用”就成了一句祖先传给后代的基本训条。在商周时代,“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为了准确牢记自己的历代祖先名氏,成了当时各国和各部落史官和家族成员的基本任务。商代甲骨文多为占卜问疑的记录,但也有一些并非卜辞。这就是表谱刻辞,它大致包括干支表、祀谱、家谱等内容。郭沫若《卜辞通纂》中将甲骨文分为五类,其中之一就是世系。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表谱刻辞”。此类中又有“干支系、祀谱和家谱”之分。这大概就是甲骨文表谱刻辞存在的历史原因吧。
2024-03-21
走读古村 | 朱熹遗风犹在朱家坝(浙江湖州)
朱家坝村(浙江湖州),相传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后人的聚集地,村口有一巨大牌坊,一幅长对联写的是“廊下垂馨朱子理学千祀书香,壩上流芳龙山牡丹百世恩泽”。牌坊背面有书“鸢飞鱼跃”,应取自朱熹的“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句,表达了朱熹欲求空灵清澈,逃禅归儒的心境。
2024-03-20
湖南朱氏家族探秘
作者:朱珠;来源:《百年政治家族》 朱玉堂的祖屋在离长沙市中心30公里的长沙县安沙镇上。笔者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问了三四个人,才辗转找到。这座砖木结构的三进式庭院占地近一亩,房舍黑白色调,上下两层,园内祠堂、戏台、双眼水井等一应俱全。2006年,长沙市政府将院子按原貌修葺一新,崭新的老宅此刻只有笔者一人探访,在艳阳下显得有点寂寥。时光若倒退80年,此刻应有书声琅琅——这里曾被改造为“时中学堂”,免费供朱家和四乡的孩子读书。
2024-03-11
山东菏泽《陶丘朱氏族谱世系卷》
山东菏泽定陶朱氏家谱部分展示
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