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媒体报道>
政要活动>
朱氏新闻>
祝贺庆喜>
山东省高唐县朱楼村
朱楼村位于高唐北部,距高唐县城20公里,距镇驻地8公里,村聚落呈长方形,县境内主要河流唐公沟自东向西穿村而过,河上一木桥连接村落南北。 明朝初年,朱氏先祖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定居,当时曾修建一土楼,村名遂为“朱楼”。居民以朱姓居多,后有张、董、黄等姓相继迁入。朱楼村闻名于当地,是由于朱氏家族出现了朱昌祚、朱宏祚等几位著名人物。 朱昌祚(1627-1667) 清代大臣、名宦。字云门。高唐州人(今山东省高唐县梁村朱楼人)。崇祯十一年(1638),清兵攻下山东各州县,昌祚年12岁,被掳往北方。后隶属于汉军镶白旗,官至宗人府启心郎,顺治元年(1644),随清兵入关,十八年(1661)由工部侍郎任浙江巡抚。主要政绩有平盗贼、减赋税、免欠饷、抚难民、除兵役等12项,均载入史册,被称作名宦。在任期间,大旱不雨,灾情严重,他劝说富户献粮,请求朝廷赈济,自己也得捐出俸禄救济灾民。由于他的积极操劳,得以全活的民众达数10万人。3年后,迁江西总督,未到任。再迁兵部尚书,督燕、鲁、豫3省。此时辅政大臣鳌拜肆意圈地,令昌祚及尚书苏纳海、巡抚王登联理其事,昌祚毅然抗奏,力陈其不可。鳌拜以忤己意,大怒,将昌祚及其子与王登联立绞。康熙亲政,鳌拜伏罪,知昌祚冤,诏复原官,赐祭葬,子朱绂以荫入监,官大理寺卿。
【活动公告】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朱氏宗亲活动通告
朱长龙:安徽九华山风景区领导
朱长龙
中华朱氏网地方工作站建设通报(8)
各位站长、各位宗亲: 《中华朱氏网》是团结中华朱氏、传播朱氏文化、弘扬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成立一年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现实,努力工作,发表发布文章2000多篇,受众达到十余万人次,累计上传文字达到200多万字,对传播中华朱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更好地促进《中华朱氏网》工作,建立全国统一的朱氏大家庭,做到“人联网”,团结发展,经研究,拟在全国实行《中华朱氏网》工作站(联系人制度)。工作站(联系人制度)以发扬朱氏美德、搜集整理谱牒、弘扬朱氏文化、唱响主旋律为宗旨,在全国依次推进。首先是建立县(市、区)工作站,其次迨时机成熟后,原则上再从县级站中推选和组建市级、省级工作站,对个别成熟的市、省级工作站可以提前公布。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解读数千年前人类骨骸的基因秘密
“这是一具3000多年前的人类脊椎骨,因为病毒,他(她)当年患了严重的脊椎病,站不起来了。当时病毒的基因还在,通过与现在同类的病毒基因比对,可以分析同类病毒数千年的演变。研究病毒进化,关系到全人类的未来安全问题。”“这堆碎骨,来自于5000多年前的古战场。这是中原文明和东北地区文明的一场对决。” 走进复旦大学新江湾校区生命科学学院6楼E区的一间贮藏室里,眼前一排排的古人类骨骸令人震撼。复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辉对此如数家珍:“它们,都来自于数千年之前。” 这里是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它是以复旦大学人类群体遗传学和多基因疾病实验室为基础建立的,是目前国内唯一从事分子人类学研究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它于2012年被认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人类遗传引智基地”。
2020-02-06
朱家骅:人间未遂青云志,天上先成白玉楼
朱家骅(1893年5月30日-1963年1月3日),字骝先,浙江省湖州府吴兴县(今湖州市吴兴区)人,中国近代教育家、科学家,政治家,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中国国民党内亲德国派人士。朱家骅曾任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代理院长,还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及考试院副院长、教育部部长、交通部部长、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职务。
2020-02-04
一本家谱揭开萧山浦阳镇朱熹后裔的秘密
一本家谱揭开萧山浦阳镇朱熹后裔的秘密 从杭州市区出发,跨过钱塘江,向南驱车一小时,便来到萧山区浦阳镇的十三房村。 最近,这个村的人都在忙着同一件事,大伙一有空就聚到一起,很多人不辞辛苦地还专程从杭州市区、诸暨等地赶来办这件事。因为,他们在做的是全村的大事,也是全镇的大事,就是重修“桃源三朱”家谱。 “桃源三朱”是宋代理学家朱熹后裔的一支。要不是十多年前意外发现的一本族谱,十三房村人也不会就此揭开一段封尘已久的宗族身世——原来村里姓朱的人家,都是朱熹的后人。 于是,他们按图索骥,寻根溯源,将自己不曾知晓的过去层层铺开在眼前。
族谱网“互联网修谱培训会”(分宜站)圆满落幕!
岁尾年初,不负韶华!2020年1月16日下午,由族谱网主办的“互联网修谱培训会”在江西分宜县希悦宴会中心圆满举行。来自各地的谱牒爱好者和各姓氏宗亲代表纷至沓来,济济一堂,共同探讨修谱大事,把脉行业发展。
朱加周:明太祖朱元璋祖先的N种说法
关于明太祖朱元璋的祖先,家谱界存在几种说法: 第一种,朱元璋是朱仲八后代,仲八以上不可考。明太祖朱元璋御制《朱氏世德碑记》记载: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家巷,在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桑。五世祖仲八公娶陈氏,生男三人,长六二公,次十二公,其季百六公,是为高祖考。娶胡氏,生二子,长四五公,次即曾祖考四九公,娶侯氏,生子曰:初一公,初二公,初五公,初十公凡四人。初一公配王氏为祖考妣,有子二人,长五一公,次即先考,讳世珍。元初籍淘金户,金非%
安徽铜陵牯牛嶺朱浩公分支概况
童公7世孙文泰公,父亲浩公,祖父琳公,属铜陵石桥朱氏始迁祖朱钟之后裔。 文泰公生明弘治6年(1493)癸丑2月18日卯时,娶陈氏生明弘治8年(1495)乙卯4月24日酉时,生子二:长子伦公、次子俸公无传。陈氏卒嘉靖10年(1531)11月30日寅时,葬屋基旁艮坤向,享年36岁。文泰公继娶徐氏生弘治15年(15O2)壬戌9月初9日,未生育。
20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