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林;《山东黄河文献知见录》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5/10/14|浏览量:203
 赵晓林,《山东黄河文献知见录》的作者,现任济南日报首席记者,同时也是深耕济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学者。他长期致力于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解读,尤其专注于山东黄河文化领域,其研究成果在区域历史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
赵晓林,《山东黄河文献知见录》的作者,现任济南日报首席记者,同时也是深耕济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学者。他长期致力于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解读,尤其专注于山东黄河文化领域,其研究成果在区域历史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著作与学术贡献
《山东黄河文献知见录》的突破性价值这部专著系统梳理了清代中期至 20 世纪 80 年代的山东黄河文献,首次对该领域文献进行全面分类与解读。书中收录的文献多为冷僻孤本,未见于传统文献目录,例如韩复榘治黄文章的发现,为研究这位争议人物提供了新视角。作者通过文献整理与历史考证,揭示了山东黄河治理的历史脉络,如刘鹗辅佐张曜治黄的具体实践、丁宝桢与周馥在济南的治河贡献等,填补了区域黄河文化研究的空白。
济南黄河文化的深度挖掘书中特别设置“济南黄河文化撷英”章节,结合文献与实地考察,呈现济南与黄河的历史关联。例如,通过分析《鹊华秋色图》的地理背景,探讨济南山水与黄河文化的交融;通过解读泺口百年铁路桥、九烈士纪念碑等实物文献,还原济南作为黄河重镇的历史记忆。这种将文献研究与文化景观相结合的方式,为地方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范式。
地方史研究的多元成果除《山东黄河文献知见录》外,赵晓林还出版了《故纸中的老济南》《济南街巷百年图说》等著作,通过旧报刊、契约、广告等民间文献,生动再现老济南的社会风貌。他在《济南日报》等媒体开设 “故纸济南”“老济南光影” 等专栏,以通俗笔触传播地方历史,推动学术成果的大众化转化。
三、学术影响与社会角色
赵晓林的研究得到学界与社会的双重认可。他的著作被视为山东黄河文化研究的基础性工具书,为专家学者提供了系统的文献索引与研究线索。同时,他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多次在书院、高校举办讲座,如 2024 年 10 月主讲的 “山东黄河历史文献的内涵与价值” 讲座,通过解读文献中的历史细节,引导公众关注黄河文化的当代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学术理念
在方法论上,赵晓林主张 “文献为本,田野为证”。他不仅遍访山东各地图书馆、档案馆,还深入黄河沿线村庄、水利遗址进行实地调研,例如 2019 年为撰写济南黄河文化系列报道,他在泺口、济阳等地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采访。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路径,使文献记载与实物遗存相互印证,确保了研究的严谨性与生动性。
赵晓林的学术实践体现了对地方文化的深厚情怀。他认为,黄河文献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激活文化基因的密码。通过挖掘这些 “沉睡” 的文献,既能为学术研究提供支撑,也能让普通读者感受到黄河文化的温度,从而推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山东黄河文献知见录》是由赵晓林编著、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史学专著。
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内容范围:收录了从清代中期至 20 世纪 80 年代有关山东黄河的文献,涵盖图书、期刊、报纸、地图、照片、信件、日记等多种类型。
编排结构:全书分为书刊类、资料类、地图类和照片类四个部分,文献资料按出版、印制、编著时间排序,部分章节还包含 “济南黄河文化撷英”,介绍了济南与黄河相关的名人、河道、文物等内容。
主要特点:书中收录的文献大多冷僻,不见于各种文献目录,具有较高的独特性和珍贵性。作者还为每种古籍、旧书、期刊等配以图片,增强了内容的直观性和可读性。
价值意义:该书为山东黄河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是一部研究黄河文化的基础性工具书,有助于挖掘和传承黄河文化,为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文献目录和参考资料。
序 4
自序 7
第一部分 书刊类 16
《历代黄河变迁图考》 17
《山东黄河南岸十三州县迁民图说》 25
《山东省河务行政沿习利弊报告书》 34
《新治河全编》 36
《上山东省公署履勘黄河三游工程情形暨整顿办法报告》 39
《历代治黄史》 43
《山东黄河上游堵口工程处记录》 46
《山东河务特刊》第三期 48
《治河说略》 50
《山东河务特刊》第五期 54
《山东黄河沿岸虹吸淤田工程计划》 56
《黄河防汛会议暨黄河水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汇编》 62
《黄河视察日记》 65
《黄河水利委员会第二次大会特刊》 71
《黄河与小清河联运工程计划大纲》 73
《黄河富源之利用》 76
《黄河年表》 83
《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报告书》 86
《山东黄河水灾救济报告书(第一期)》 90
《山东黄灾救济会济南区之医疗工作报告书》 97
《二十四年江河修防纪要》 102
《冀鲁豫三省黄河安澜庆祝会特刊》 104
《黄河水灾救济报告书》 109
《山东董庄黄河堵口工程纪要》 112
《对于山东董庄黄河堵口工程合龙闭气之谈话及根本治黄之意见》 117
《山东黄河水灾救济报告书(第二期)》 121
《恩格思治导黄河实验报告汇编》 125
《治河论丛》 128
《治黄意见书》 133
《山东黄河上游堵口工程处记录》 139
《河务特刊》 143
《黄河水患之控制》 154
《黄河南徙夺淮之危机及中牟堵口之必要》 158
《黄河地形图图志》 163
《历代治河方略述要》 166
《黄河流域的文化》 169
《黄河1950年10月的洪水》 172
《黄河下游修防》 175
《黄河下游凌汛》 179
第二部分 资料类 182
《请振山东江南饥民片》 183
山东黄河沿岸的治黄碑刻 187
旧时的山东黄河渡口 196
黄河水灾救济奖券 200
《黄河堵口复堤工程局出差工作日记簿》 202
《黄河花园段堵口复堤工程局训令》 206
《黄河水利工程总局山东修防处长清县民工防汛队灯油茶水补助费报核清册》 208
《鲁西测量队长王震东三十六年五至十月工作旬报》 211
《呈报鲁境黄河历年最高水位日期表》 213
《黄河水利工程总局山东修防处第二工程队队员三十七年度五月份生活补助费清册》 216
《黄河水利工程总局山东修防处第三工程队员工生活补助费清册》 217
济南黄河防汛奖状 219
《黄河下中游地质地貌文献索引(初稿)》 221
《历城县北店子引黄配套工程施工详图设计及施工预算》 222
《黄河下游河道的基本情况》 224
《山东济南引黄保泉供水工程施工图说明书(第一卷)》 226
《黄河流域防汛资料汇编(历史文件)》 228
《黄河流域防汛资料汇编第五册(附图)》 229
《山东黄河大事记(一九四六—一九四九)》 232
《黄河口区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233
《博兴黄河志(资料汇编·初稿)》 235
《济南市引黄保泉供水工程初步设计》(第一册、第二册) 240
《黄河口区海岸带和三角洲遥感卫片地貌解译专题报告》 243
《〈历城黄河志〉资料长编(初稿)》 244
《山东省海岸带黄河口区——潮间带地貌和沉积调查报告》 246
《山东省交通志黄河航运志(初稿)》 247
《济南市黄河、小清河水系治理资料长编(修改稿)》 253
《〈济南黄河志〉资料长编》 261
引水工程资料(一宗) 268 第三部分 地图、工程图类 270
《山东省黄河图》 271
《鲁西北黄河入海口(即莱州湾沿岸地区),地形及水文、交通图》 273
《山东省黄河全图》 274
《民国八年至十一年洛口黄河水位及流量曲线图》 275
宫家决口堵筑工程晒蓝图一组(三张) 276
《黄河流域黄壤区及河道变迁图》 280
《黄河流域全图》 283
《豫冀鲁三省黄河图》 286
《山东省道路及河道图》 288
《山东省水道图》 290
《黄河下游河道地形图(27—19)济阳县》 291
《黄河下游河道地形图(27—18)洛口》 293
《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位置图》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