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代理国务总理朱启钤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5/10/15|浏览量:232

朱启钤1.png

  一、生平简历

  朱启钤(1872 年 - 1964 年),原名启纶,字桂莘,号蠖园,祖籍贵州开阳,生于河南信阳。父亲早逝后,三岁的他随母亲傅梦琼寄居外祖父河南按察使傅青余家,自幼受古籍字画熏陶,后随姨父—— 晚清重臣瞿鸿禨学习,结识维新志士并萌生救国志向。1891年,19岁的他随瞿鸿禨赴四川任职,以报捐方式任县丞,历练于盐务、工程等实务,后捐知县赴江苏试任。1902年经瞿鸿禨举荐,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工程提调,次年升监督,1905年调任巡警部,历任北京内城、外城巡警厅厅丞。

   1912年起,朱启钤连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1913年代理国务总理,后任内务部总长兼京都市政督办,主导北京城改造。1915年因拥护袁世凯复辟任大典筹备处长,袁死后被通缉,1918年获特赦,同年当选安福国会参议院副议长未就任,还成立北戴河海滨公益会开创当地旅游事业。1919年任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和谈破裂后退出政界,寓居津沪并投身实业,任中兴煤矿、上海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董事长。1925年倡议成立“营造学会”,1930年创立中国营造学社任社长,培养古建筑人才。抗战期间拒任日伪职务,坚守气节。1949 年后由周恩来派外孙章文晋接至北京定居,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1964 年病逝,享年 92 岁。

朱启钤2.jpg

二、主要成就

在市政建设领域,朱启钤被誉为北京城现代化规划先驱。1913至1915年任京都市政督办期间,他主持中轴线改造:拆除天安门千步廊、改建正阳门城墙、修筑环城铁路,打通南北长街等干道,还将社稷坛开辟为北京首个现代城市公园——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用拆城木料修建四宜轩、来今雨轩等景点。1918年成立北戴河海滨公益会,主持修桥筑路、兴办医院学校、完善水电通讯设施,奠定当地旅游发展基础,平水桥公园现仍立有其铜像。

实业经营上,他践行“实业救国”理念。1916年起主持中兴煤矿,通过强化管理、更新设备、启用技术专家,使其成为全国第三大煤矿;创办的上海中兴轮船公司,是我国首家民族资本远洋轮船公司。1952年中兴公司公私合营后,他续任董事长。

文化贡献影响深远。他是古物陈列所发起人,1923 年与梁思成等校勘出版《营造法式》,为古建筑研究提供关键文献。1930年创立的中国营造学社,通过实地勘测、文献整理,培养了梁思成、刘敦桢等一批大家,奠定中国古建筑研究学科基础。他还著有《丝绣笔记》《清内府刻丝书画考》等,被王世襄誉为古建筑、丝绣等领域研究的奠基人。

朱启钤3.jpg

三、家族关系

朱启钤的家族网络深度关联民国上层社会。他一生两娶,原配为清廷驻外使馆参赞陈远济侄女陈光矶,助其跻身名流;陈氏病逝后续娶贵阳于氏长女宝珊,于氏资助其捐官,为家族兴盛奠基。

朱启钤4.jpg

子女中,成年儿子两人:长子朱泽农为南开高材生,与周恩来同窗;五子朱海北(字渤)曾任张学良少校侍卫副官,因身形相似常为张学良试装,皇姑屯事件后随张学良秘返沈阳。八位女儿被誉为“枝头金凤凰”,联姻串联北平望族:二小姐朱淇筠嫁章以吴,其子章文晋为外交部官员,是周恩来接朱启钤赴京的中间人;四小姐朱津筠嫁张学良副官吴敬安;五小姐朱湄筠嫁张学良秘书朱光沐,东四八条54号住宅即其夫妇所购;六小姐朱洛筠嫁张学良胞弟张学铭;九小姐朱汀筠嫁吴俊升之子吴泰勋(吴俊升与张作霖同遭皇姑屯炸殉)。此外,孙子朱文榘(朱海北之子)娶徐世昌堂弟徐世章之女,进一步强化了与北洋核心家族的联系。

(世界朱氏网编辑部,2025年10月15日)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